阅读历史 |

第474章 妙哉奇也(3)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二名、第三名相继而上,个个带着光秃秃的刀把沮丧而归,一连砍断了八把屠刀,竟未损伤妙音公主的一根汗毛。

监斩官顿时慌了,喝令持枪手、弓箭手、佩剑手轮翻行刑。仍然是枪来枪断、箭来箭折、挥剑尚未近身,长剑已成"匕首"。

苏宰相已是束手无策了,连忙下令请国师降妖除魔。

传令兵尚未起步,早有千里眼、顺风耳禀告玉皇大帝说,兴林国三皇姑有难,请天帝定夺。

玉帝连看都懒得看他俩一眼,便没好气地说:"你千里眼是盲人瞎马。你顺风耳是充耳不闻。孤家要你们防患于未然,你两个尽放马后炮!上界诸神都像你们这样,那三皇姑就化骨扬灰了?还等你来报!"

千里眼、顺风耳被玉皇大帝骂得昏头昏脑,你看看我,我望望你,谁也猜不透这顿脾气究竟因何而发。明明是正要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儿,为何被斥之为"马后炮"?"

“这老东西八成是喝多了酒,或是正在发高烧,否则绝不会这样好歹不分,是非不辨。”别看他俩在心里暗骂玉帝,表面上仍然是唯唯诺诺。

其实,玉皇大帝发脾气也并非无的放矢。

早在十天前,妙音被慧妙师太指派到厨下担任挑水苦役时,便有灶王菩萨张郎上天禀报过。

玉帝立即敕传三官、五兵,差八部龙神,令六丁六甲速去百雀庵代劳。上有天龙神护持,下有枷蓝神扫地,东海王挑水,灶王爷施厨,六丁上香,伽雀进茶,各山走兽送柴,遍地飞禽送菜,飞琼、玉嫱滋花,八洞仙献果。因此夜夜风雷喧闹,日日仙神走动,吓得众尼姑和慧妙师太连连商讨对策。

她们是肉眼不识真仙,只说是妙音一人担负了全庵苦役,且有工夫诵经听讲,必定非妖即怪,哪晓得是天神在暗中相助。

上界一天,恰好是凡间的一年,这十天之内发生的事儿在天上并不足一个时辰。

玉皇大帝只觉得灶王菩萨前脚刚走,千里眼、顺风耳后脚又来,事情已经处理好了,他俩才来禀报,岂不恰好是马后炮么?

其实千里眼、顺风耳完全问心无愧,先前发生的事儿他们并不是没看见,而是知道不必禀报,这才仍然在南天门外忠于职守,如今既然发现三皇姑有生命危险就不能不报了。这些前因后果都在各自的心里,谁也不是对方肚里的蛔虫,当然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事,就这样才演了一场钉江黑。

玉帝见千里眼、顺风耳呆呆地站在一边,既不说话也不走,便大声吼道:"有事早奏,无事退朝,话音未落,只听得门外高叫一声:"退不得,退不得!"

众仙回头一望,原来是赤脚大仙闯了进来,右脚进门,左脚尚在门外便"通"的一声跪在地上,口称大事不好。

赤脚大仙奉玉帝之命,暗中保护三皇姑妙音,当苏宰相派人捉拿妙音之后,他一直未离左右,绑赴刑场后,赤脚大仙又施了一道金钟罩体之法,护住了妙音肉体,这才出现了刀砍刀断,剑刺剑折的奇迹。

可是正当赤脚大仙暗自得意之时,宰相请来了国师。这国师并非等闲之辈,乃是专门为广目天王托碧玉琵琶的四小鬼之一的魔叶真人。

魔叶真人一到,赤脚大仙便暗暗叫苦。

要知道,人之所以斗不过仙,是因为神仙们有一套神奇的隐身法,人在明处,仙在暗处。

仙知道人正要和将要干什么,人对仙却一无所知。

武林中最忌"拳打不相识"就是这个道理。

如果双方都在明处,就要各凭本事了。

赤脚大仙晓得凭自己的那点法术,斗不过魔叶真人,抽身上了天庭。

魔叶真人跳上法坛,一眼便看出妙音皇姑有金钟罩体,他知道是赤脚大仙施展的法术,却怎么也找不到赤脚大仙的影子。

这金钟罩之法是吃软不吃硬,无论多么锋利的强硬兵器,碰上它都是非折即毁。

只有一个办法可破,那就是以强弓之弦,缠其脖子,将她活活勒死。

可是这凡人所用之弓,其弦长很少超过一尺五寸,根本无法缠住妙音的脖子,就算能找到一把大弓,如果能力不够,也是枉费心机。

令工匠重新制造吧,又恐盐多生卤,再起变故。

正在为难之际,苏宰相突然想起演武厅内放着一把特制铁弓,相传为当年后羿射日所用之物。

其弦长达一丈二尺,正合一年十二个月之数。只是分量太重,弓弦紧,四名大汉都抬不动,十六名壮士都拉不开。

魔叶真人一听这话,真是喜出望外:"这才叫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呢!赶快着人抬来!"

苏宰相一听有门,便对那八名瘟鸡似的刽子手吼道:"哭丧着脸干吗?死了爹娘还是咋啦?还不快去将那神弓抬来!"长话短说。神弓抬来之后,众将士恰似狗子咬刺猬无从下口。苏宰相派十四员武将,从两头向中间挤,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那弓弦之间的距离才缩短五寸,略一松劲,"叭"的一声,二十四名将士全给弹飞了。"飞"得最近的也有五丈开外,一个个鼻青脸肿,哭爹叫娘的,无人再敢近前了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