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68章 侯府主母vs年下皇子111(1 / 2)

加入书签

纪府。

纪云欢的肚子已经隆了起来,天气渐热,她也不耐烦穿太厚的衣裳遮掩,索性打着照顾母亲的名义,搬来和母亲一起住。

母亲的院子里都是心腹,周围部署了一圈护卫,除了纪家原本的人手,还有景煜的人,把这方院子护得严密极了。

梁云烨也在纪府住了下来,他也不挑什么住处,跟景煜派来的人住在一起,来去自由,也无人管他。

纪同甫基本上也住在了这里,时刻不离纪夫人左右。

此时,不大的书房内坐满了人。

纪云欢看着京城外传回来的简报,不由得皱起了眉头,“皇帝心里根本就没有万民,他只关心自己的权势!”

“通州饿殍遍野,百姓流离失所,皇帝却不闻不问,这一万精兵派出去,皇帝是想杀人灭口吗?人死光了,他自然就无错了,来年祭祀天地,他还能昧着良心说自己勤政爱民,百姓安居乐业!”

纪云欢越想越气,上一世父亲支持赈灾之事,皇帝也让二皇子掺和进来。

第一批下去的粮食只有一半到了灾民手里,父亲知晓其中猫腻,却不能点破,只能亲自去周边的城镇巡视,有他盯着,流亡的灾民就能多得一点口粮。

父亲一心为民,最后却被来路不明的“暴民”害死,尸骨都没找回来。

父亲死后,灾民就拿不到口粮了,也有一批灾民逃到了京城外,二皇子一脉侵吞赈灾款,却异口同声的把罪名扣到了父亲头上!

梁晚舟更是反戈一击,大义灭亲,状告已故的纪首辅贪污受贿,致使灾民暴动。

父亲死得声名狼藉,纪家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他们把所有的罪名都栽赃给了父亲,纪家百年声誉,毁为一旦!

皇帝肯定知晓父亲的冤屈,但皇帝根本就不在乎。

这样的景国,这样的皇帝,根本就不值得父亲这般殚精竭虑!

纪同甫以为女儿是在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伤怀,身为女子,也同样有一颗忧国忧民的情怀,此乃大义,他很欣慰。

不过他还是瞪了女儿一眼,小声道:“欢儿慎言,皇帝乃是天子,岂是你能议论的?”

纪云欢低着头,掩盖住了眼中的情绪,不说话了。

对于干掉皇帝这件事,皇后娘娘是主谋,景煜能读心,肯定读到了皇后娘娘的计划,但他没有阻止。

那日进宫拜见皇后娘娘,母亲八成也看出了端倪,只是装着没听懂的样子。

唯有父亲,至今还以为皇帝是真病了。

父亲能容忍她离经叛道,放纵她干掉梁晚舟,另寻景煜私定终身,甚至未婚先孕,在父亲眼中,这些都是儿女私事,即使不合伦理纲常,父亲也是向着她的。

但弑君夺位这种事,同父亲一生忠君爱国的大义有悖,还是别让父亲知道了。

景煜坐在主位上,无所谓的笑了笑,“岳父休怒,欢儿说得也没错,此事本就是父皇做错了,咱们关起门来说私房话,也传不到外头去。”

纪同甫冲着景煜拱拱手,“三殿下黑白分明,心有大义,他日荣登宝殿,乃是万民之福,只是眼下皇帝派兵镇压流民,不知会有多少伤亡?殿下可有良策?”

纪同甫暗暗松了一口气,当着儿子的面骂老子,欢儿的胆子也太大了些,幸好三皇子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
景煜就坐在纪云欢旁边,在底下揉捏着欢儿的手,面上还是一本正经。

“欢儿一直担忧皇帝对灾民下手,所以我前些日子让五郎进宫晃了晃,五郎生在勋贵之家,祖上也是出过大将军的,他最是油嘴滑舌,同辈中年纪又最小,最能哄皇太后开怀。”

“这不皇帝就想起他来了,昨日点了他领兵,五郎胆小怕事,不学无术,纨绔得很,纪大人不必忧心,我保证他们打不起来。”

纪同甫知道三皇子有应对之法,便放心了,如今他无官一生轻,除非三皇子主动提,否则他不会插手朝堂之事。

纪云欢倒是知道得更多一些,景煜恨不得日日翻墙进来找她,找她也没用,她大着肚子,景煜也不能做什么。

两人闲来无事就把朝堂琐事当成闲话聊,纪云欢不露痕迹的把前世之事掺杂进去,好让景煜能提前应对。

景煜不是皇帝,管不了景国境内的灾民,但至少京城外的那些灾民,纪云欢希望他们这一世能活下来。

纪云欢道:“皇帝心里也知道那是灾民,手无寸铁,一万大军压过去,顷刻之间就能灭得干干净净,谁统领大军都是一样的,安排五郎领军,皇帝还是不放心兵权落在武将手里,又让裴次辅监军,互相掣肘。”

纪云欢眼中闪过一抹杀意。

上一世梁晚舟便是同裴次辅勾结在一起,将所有的罪名都栽赃在纪首辅身上,梁晚舟踩着纪家步步高升,裴次辅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