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千八百四十章 进入灵药基地(1 / 2)

加入书签

要知道,唐珠心高气傲,眼光一向都是极高的。能得到她口中正面评价的年轻人,可不多。 而现在,她却对一个仅仅打了个照面的年轻人做出如此评价。 “姑姑,叛军看上去已经崩溃了,咱们要不要出去帮忙?” 唐萱舟问道。 “不可。” 唐珠立刻否决,“那火焰威能极强,我们现在出去,它识别不出我们,我们反而会受池鱼之殃。” “那会不会让外来的援军笑话咱们唐家,觉得唐家连外出杀敌的勇气都没有?” 唐萱舟不无担心。 “没关系,就算现在咱们出去,又能起到什么决定作用?叛军阵势已乱,大势已去,我们现在出去,也无非是锦上添花。” 唐珠轻嗤一声,“不必担心,这一劫,我们总算是暂时过去了。不过,唐家这一劫能否过去,还得看造化。” 唐珠的眼光,自然是看得更为长远一些。 可以说,叛军崩溃的命运,从赖老祖被灭的那一刻起,其实就已经注定了。 这里的叛军,几乎是包含了唐家领地所有叛军四分之一的数量。由此可见,叛军对于这灵药基地,也是志在必得。 却没想到,还没来得及对灵药基地发动总攻,叛军就先遭遇灭顶之灾了。 战斗逐渐进入了尾声,在三名大祭司手下强者和苏尘的联手攻击下,在场的大部分叛军,都已经奄奄一息了。 许多人见势不妙,都是跪地投降。苏尘也没有对这些人赶尽杀绝。 毕竟,屠杀是为了平叛,不是真的为了杀戮。 尤其是在首恶已经除掉的情况下,更是没有必要赶尽杀绝。 不到一个时辰时间,战斗便是进入扫尾阶段了。除了零零星星还在逃窜的人之外,大多数要么死伤,要么投降。 苏尘将扫尾工作交给三人,随后自己来到基地阵法外面,对着阵法通道抱拳道:“在下洛家洛秋,受唐家之邀,特来驰援。不知道哪位前辈在此驻扎,还请出来一见?” 苏尘没用自己的真实身份,他在来之前就跟洛家族长商量好,以洛家人的名义来援助。为此也是弄了个假身份,自称是洛家的一名子弟。 苏尘话音落下,片刻之后,只见那阵法通道之内,一道道光芒如同花瓣打开一样,一层层禁制从中打开。 一批批唐家武者,鱼贯而出,看上去训练有素。 虽然是援军到来,但这些唐家武者也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,出来之后,便是驻守在阵法两侧,并没有上前太多。 从那阵法通道之中,走出一长一幼两道倩影来。 “拜见副族长,见过萱舟小姐。” 两侧的唐家武者齐声吼道。 “不必多礼。” 唐珠素手一摆,阻止了家族武者们的行为。 “嗯?是她……” 苏尘听到熟悉的名字,也是忍不住心头一动,不由得抬头往那道年轻的倩影望去,正好撞见唐萱舟望过来的清冷眼神。 从目光的交错之中,便能很明显的看出来,对方早已经认出了自己。 此刻的唐萱舟,内心也是同样波澜起伏:“竟然真的是他……难道他实际上是洛家的人?为什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洛家有这么一号人物?” 此刻的唐萱舟,对苏尘的身份也是半信半疑。 唐珠却是不知道这两个小辈内心所想,妙目仔细打量了一番苏尘,这才开口道:“自古英雄出少年,想不到,洛家还有你这等年轻才俊,实在让人刮目相看。” “洛秋见过前辈,救援来迟,还望包涵。” 苏尘拱手道。 “已经来得非常及时了。洛秋公子,请入内一坐,如何?” 唐珠道。 “正要打扰前辈。” 苏尘也不矫情,点点头,又传音给三名大祭司手下强者,让他们在基地外面等自己。 至于战场的收尾工作,苏尘也让他们转交给了唐家。毕竟,唐家的人已经出来了,战场还是由他们处理更合适。 通过阵法通道,便是进入了灵药基地了。 一到灵药基地内部,便是觉得眼前一亮。这个基地之中天地灵气的浓厚程度,超过了外面的好几倍,简直是为培育灵药量身打造的。 “好一个洞天福地。” 苏尘夸赞一句。 听到这话,唐珠也是颇为自得,心中对于这个年轻人,却是好感大增。 一般来说,这种年轻天才都会眼高于顶,但能像这个年轻人一样沉得住气的,却没有多少。 而且,这个年轻人自有气度,言语之间既不轻佻,也不故作深沉,落落大方,举止得体,这一点尤为难得。 难得迎来这么一个人,唐珠也是有心想要展示一下唐家的底蕴,带着苏尘参观起来。 路过一些灵药的时候,唐珠发现,苏尘居然都能说出一些干货来。这让得唐珠对苏尘的印象更好了。 说实话,这灵药基地的灵药,对于常人来说是精品,但对于苏尘来说,是小儿科级别。 唐萱舟在一边,听到苏尘侃侃而谈,内心对苏尘也是更添了几分新的认识。这个同龄人,在她眼中,越发显得神秘了。 苏尘转了一圈,突然笑道:“前辈,我听我们族长说,唐家最多的便是圣元丹的原材料。这灵药基地,如此优越的地方,难道没有吗?” “想不到你连这都打听到了。” 唐珠先是一愣,随即苦笑道,“看来,不带你去看看,倒是显得我唐家礼数不周了。” 圣元丹的原材料,虽然不算是特别稀奇的东西,但一般有种植的地方,都会保护得极其严密,轻易不会让外人踏入的。 因为,圣元丹可以算是武道世界的硬通货,所以其原材料是关键资源。 如果不是苏尘解了她们的围困,唐珠肯定不会带苏尘去看圣元丹的原材料。 在这灵药基地之中,有一片单独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